《宇宙探索编辑部》影评
这是一部评价极其两极分化的电影,但我觉得是我这段时间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影。从它的分类说起,科幻/喜剧,我觉得二者都不是。它更像是一个伪纪录片形式拍的一个民科脑中的伪科幻,但太美、太美。
一个女儿“无故”自杀、不被他人理解的痛苦的“科学家”遇上了一个疯疯癫癫的“傻子”,这就是电影的主线。一个完全荒诞无边的故事仍然打动了我——这不是那种宏大叙事、波澜壮阔的科幻,这是一个有无比执着的信念的人,一个在呢喃中透露出智慧的人。老唐“因为理想主义而热忱,因为无法融入而疏离,因为苦苦追寻不得而痛苦,但又永远走在这条路上”。科学性的东西都可以看成是胡扯,故事的结局甚至应当归结为吃了毒蘑菇昏迷后的幻境,但这实际上是老唐内心的想看到的。
我认为这算一个悲剧电影,抑或是因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。整部电影都有笑点,但看电影的过程中笑不出来,只能感受到心如刀绞的痛苦和窒息感。只有这种疯癫的情境,才能让老唐彻底地展现出内心的痛苦。他因为不明白人类存在的意义而自杀的女儿、穷其一生也找不到答案的自己,不受理解不受认同的孤独,构成了他身上最大的痛苦。人类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他可能因为好奇心开始探索,但逐渐变成了痛苦的奴隶。因为痛苦,他只能不断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。这种感觉太让人窒息了。最后他骑着驴的片段情感可以算是达到顶峰,他被他的团队抛弃,他独自去探索问题的真相,他自由了,但自由的终点是孤独。我觉得这样的人或许是最适合孤独的,反而给了我紧绷的内心一种慰藉和解脱。
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也非常巧妙,极其频繁的跳切和手持镜头(尽管有不少人看了头晕所以把这作为一大槽点),给了观众很高的沉浸感。电影里所有的事实在这整个呈现手法之下,都失去了被考证的意义。“电视机上的雪花,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。”一个傻子的疯言疯语能被塑造得如此动人,一个偏执狂能够这么温柔,这种纯粹而天真的理想本身就足够美好。
影片快到末尾,老唐在侄子婚礼上的致辞又是一个升华:
“‘这儿就是宇宙的尽头,我要继续往前走,而你只能到这。’我只好转身往回走,可当我转过身之后,我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轮廓。”
“如果宇宙是一首诗的话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,我们繁衍不息,彼此相爱,然后我们这一个个字,就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句子,这首诗就能一直写下去。当这首诗写得足够长,总有一天,我们可以在这首宇宙之诗里,读懂我们存在的意义。”
这样理想主义的人终究是无法融入社会的。最后杂志编辑社倒闭后的义演上,他给已故的女儿写了一首诗,但他读不出来,只流下了眼泪。因为眼泪就是这首诗本身。